适合自己的 ● 才是好的 新闻动态,洞悉互联网前沿资讯,探寻网站营销规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百科知识 >> 公司新闻
阿里巴巴国际化受阻 美国市场“不好混”
日期:2015-07-03 18:17:20  本站关键词:苏州网络公司  编辑:苏州天助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阅读:1090次

 日前,阿里巴巴宣布将其去年在美国成立的购物平台11 Main出售给美国的竞争对手、社交购物平台OpenSky。其时,距离阿里巴巴在美国创建11 Main仅仅过去了一年时间。  在这一年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令阿里巴巴这个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所向披靡的巨无霸败走麦城?

  11 Main的特别之处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11 Main承载了它与eBay、亚马逊以及手工制品电商Etsy等美国本土公司竞争的构想。

  据美国TechCrunch网站的报道,阿里巴巴与美国一家名为OpenSky的社交购物公司签署协议,将阿里在美国的11Main业务与OpenSky合并。同时,阿里巴巴将它之前收购的为11Main提供物流和履单服务的3家美国公司Auctiva、Vendio和SingleFeed一并出售给了OpenSky。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阿里巴巴出售11 Main后,将持有OpenSky 37.6%的股份,11 Main也仍然会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站进行运营。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出售11 Main毫无疑问是其进入美国电子商务市场战略的败笔。要知道,11 Main是去年6月才由阿里巴巴推出的、主要服务于美国市场及美国本土用户的精品购物平台。按照较初的规划,这个网站销售的产品包括时装、设计、家居、户外、珠宝 、手表、母婴用品、古董艺术,及手工艺品和玩具等品类。

  公开资料显示,11 Main对入驻商家采取邀请制,只有符合其定位的商家才能入驻11 Main。这和阿里巴巴旗下的另一个非常成功的电子商务网站—淘宝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在淘宝,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毫无门槛地在上面开店。11Main对商家的定位包括:有优秀的品牌故事;出色的商品设计,优异的产品质量,贴近消费者的价格;能够提供快捷低价的快递服务等等。

  11 Main的这一做法在美国市场尚属首次。而为了与美国本土电商平台竞争,11 Main 只向商户收取较低的开店费用,并且要求每一家网店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风格。

  11 Main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核心不是商品,而是商家—由基于商品的搜索转向围绕商家的社交。阿里希望,其能够基于品牌和品质,通过“粉丝经济”的模式打造一家新的电商平台。

  正如11 Main总裁、前软件供应商Vendio首席运营官迈克·埃弗所解释的,“名字中的"11",意味着消费者与商家、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的一对一连接。”

  这是一个听起来相当不错的创意。但是,这样不错的创意后面其实也隐藏着风险,那就是如此“精品”路线注定了这个新兴起来的电商平台面对的顾客群会比较小众,因此无法得到更广泛人群的关注。实际上,即使是去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这样轰动的新闻也较终没法为 11 Main造势。

  《福布斯》杂志刊文指出:跟eBay很像,11 Main不经手网站上的任何商品,将物流和送货的任务全部交给了卖家。然而,与它的美国同行不同的是,该网站缺乏买卖双方的反馈和沟通渠道。

  据《纽约时报》报道,阿里巴巴希望进入美国市场的梦想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那时,马云做出了将Alibaba.com迁往硅谷的决定,但较终因为国内外团队争抢资源等原因铩羽而归。但马云显然并未放弃自己的想法,2014年,针对美国消费群体,阿里巴巴终于上线了11 Main,迈出了走向美国市场的第一步。

  该报道指出,阿里巴巴之所以起11 Main这个名字,是想引发人们联想到Main Street U.S.A.—迪士尼乐园里那条充满着童话梦幻色彩的“美国小镇大街”。对于在这片拥有超过3亿人口的土地上尚无品牌建树的阿里巴巴来说,11 Main承载了它与eBay、亚马逊以及手工制品电商Etsy等美国本土公司竞争的构想。

  难挡本土巨头冲击

  美国市场已经成熟,亚马逊、eBay和传统零售商的网站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而在美国重新搭建一套物流、仓储、供应链体系也会很困难。

  在11 Main设立之际,阿里巴巴的高管曾表示,该公司的国际扩张战略将专注于帮助国外商家和品牌向中国消费者销售商品。去年11月,阿里巴巴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表示:“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在美国市场是否拥有真正瞄准美国消费者的东西。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这是一个有趣的市场。但目前,我们的关注重点仍是跨境活动。”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阿里巴巴在美国的电商之路还很漫长。